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胡公德泽 薪火方岩 周国辉:百姓以胡公为幸 干部以胡公为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11:13:00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永康方岩

赫灵长青,民心为秤。北宋名臣胡则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赢得了后世千年的香火供奉。

从浙江中部的方岩山到海外侨民聚居地,从宋代的“浙水之东,祠宇相望”到当代的“政德楷模,信众万千”,胡公文化早已超越地域与时空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详情点击>>

胡公德泽 薪火方岩

百姓以胡公为幸 干部以胡公为镜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深邃的思想或独特的魅力,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胡公,这位在历史与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事迹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仅在当地百姓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三十年前,我有幸在胡公故里——永康工作,在历史典籍和永康民众的口口相传中认识了胡公、认识了胡公的精神,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点评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念。习近平同志无论在浙江工作,还是领航全党全军全国,都大力推崇胡公和胡公精神。我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民众对胡公的崇敬和对胡公精神的呼唤。所以,永康市委当年在方岩的胡公祠前立了“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这8个字的照壁,希望成为永康乃至全省传承和弘扬的宝贵财富。如今可以高兴地看到,三十年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执政和从政理念,方岩也成了党风政德、廉洁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百姓以胡公为幸、干部以胡公为镜”已经逐渐成为永康乃至更多地方的一道清新风景线。

这些年来,永康胡公文化研究会与胡公书院在挖掘、整理和弘扬胡公文化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是带着感情和责任在做这项工作,有心有意、有声有色、有劳有功。胡公文化不仅在永康逐渐深入人心,而且已经走出永康、走向浙江乃至全国。

胡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公形象和胡公文化,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而绵绵不息,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这是一个十分难得又是需要好好研究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它又一次充分证明:杰出历史人物、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是可以永垂不朽的。胡公和胡公文化在当代持续走热,既是时代和人民群众对清官和清廉文化的呼唤,又体现了执政从政的一个规律或者是定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称之为从政为官的“心心相印”定律。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现象,是毛泽东主席说过的,“胡公大帝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的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千年朝代更替、政权和社会迭代,人们在口口相传中不断传颂也是不断按心目中的理想塑造胡公。所以,胡公其实有史实中的胡公和传说中的胡公两个样子,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但又高于前者。这是客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我们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寻政治文明变迁和延续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体现了古今中外的执政、从政规律。这是执政者、从政者永恒的“必答题”,并且不是靠言语而是要用行动来作出回答,以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我们从胡公文化中再一次得到这样的历史启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胡公德泽 薪火方岩 周国辉:百姓以胡公为幸 干部以胡公为镜
2025-08-30 11:13:00
下班赶紧回家,长沙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
2025-08-25 17:47:00
让“鲁迅夹烟”,天塌不下来!
2025-08-25 14:24:00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2025-08-18 04:00:00
新丰镇车站单日办理车达40450辆创历史新高
2025-08-12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