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场科普行,“耕”出科技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2:32:00    

新疆网讯(记者江斌伟)5月24日,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内,“耕读天山南北·智启智慧三农”科普活动拉开帷幕,农大师生、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社区居民及自治区高素质农民农垦企业化管理培训班成员等上千人,穿梭于智能农机与耕读文化展区之间,体验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跨界对话”。

“各位请看,这个透明水槽里,稳定流动的水会带着砂砾,持续冲击混凝土试件……”该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卢浩然带来的研究水工混凝土的冲磨损伤情况实验,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站在机电学院展区前介绍,目睹红花采摘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精准定位花簇,农学院大二学生李孝敏感慨道:“课本里的‘科技兴农’,原来这么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传统与科技共生”场景随处可见:古籍展区的《氾胜之书》与生物育种技术展板比邻,宛如古今农人的“跨时空对话”;香囊DIY区飘着艾草香,旁边的智能空气监测装置实时跳动着温湿度数据;动科学院的伊犁马DNA检测报告前,不少人正拍摄“马匹护照”展板。

最温馨画面出现在种子拼绘区,89岁的石定隧教授正在专注地贴着种子画。自2002年退休后,他依然心系校园。得知此次活动,他特意赶到现场。只见他正专注地将一颗颗种子仔细粘贴在画板上,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用米粒、豆类等各类种子,精心拼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种子画,还组合出“丰收”等字样。

活动现场,计算机学院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实现种植全流程数字化,食药学院的西梅酵素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47%,动医学院的蜱虫防控技术为畜牧业筑牢安全网,古籍展区《齐民要术》“粪壤篇”与现代绿色施肥技术展板相映成趣。

“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用激光雷达给果树‘画像’、用AI给农田‘看病’!”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袁奔如是说。

“耕读不是简单种地读书,而是让传统文化接上科技地气。”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玉素甫江·玉素音说,“耕读天山南北·智启智慧三农”活动是2025年新疆农业大学耕读文化教育科普行系列活动之一。后续,还将开展农耕微课大赛、乡村振兴征文等,并走进中小学、社区和田间地头等。

相关文章
超七万吨!上半年新疆水产品大丰收
2025-07-15 14:08:00
拼竞技,更增友谊!京藏疆青蒙首次举办中学生足球赛
2025-07-14 21:13:00
田菊花:执笔育桃李 躬身建真言
2025-07-09 09:57:00
21名小学生凑300元聚餐,老板:这顿不为赚钱,只为你们开心!
2025-07-08 10:06:00
苏韵伊情 助推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工作综述
2025-07-0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