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太原以“智改数转”塑造产业新优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8:02:00    

第一台薄煤层采煤机、第一套连续运煤系统、第一个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装备示范基地……天地煤机作为我省高端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煤机装备出口至俄罗斯、印度等国,在非洲、东欧获得好评。

太原锅炉集团通过与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团队20多年的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包括高温热泵、电极锅炉等在内的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并实现工业应用。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当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浪潮拍打传统制造业的堤岸,太原市以科技创新为桨乘风破浪,针对企业“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痛点,持续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亿”工程,强基础、稳增长,抓项目、促转型,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靶向服务 打通“愿转”路径

拥抱数字化新浪潮,是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关键举措,建设数字化工厂就是其中一条路径。

7月1日,走进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金工分厂智能化车间,移动式切割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进行开孔作业;AGV小车驮着物料无声滑动,快速精准运到加工岛上下料工位;每台设备都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转速等1800余项数据,通过工业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动态优化。

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玮坦言,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早在2022年,山西电机就启动智能化改造,“智慧工厂一期建设项目”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设备数据采集技术与工业控制系统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电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去年公司累计投入3亿元,完成120套设备更新改造,在原有的4条总装线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条,现在一个人可以操作5—9台机器,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

2024年,按照“三个一批”工作机制,太原市有序推进67个省级和113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太钢热连轧、长城电源等项目手续加快办理,制造业完成投资264.59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工业投资的80.1%。在企业融资、争取订单、技术改造等方面更是提供“靶向”服务:组建产业科技专班,深化研究“产业、空间、要素”布局,找准“四链、实数、两业”融合路径,促进有限资源配置最优化;围绕重点产业链搭建重大招商合作平台,推动“政府+链主+园区”招商,确保形成实实在在的实物量。

政策支持 释放“敢转”动能

一个遥控器就能让9吨重的车身轻松翻转,51分钟下线一台宽体车。

大型环形加热炉轰鸣作业,机械臂和传送带把一块块钢坯精准放入炉中。

总重量近2000吨的矿用挖掘机体量比一个篮球场还大,其一铲斗的容量相当于一节多火车车厢容量,操作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实现精准远程驾驶。

整齐排列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和监控画面,从生产效率到能耗情况,从产品质量到设备状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型设备“会转”“敢转”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太重集团通过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以智能化再造制造业,每一步都带给太重可量化的改变。

这些“看得见”的智能制造,离不开“看不见”的产业变革。太原市工信局制定出台《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工作方案(2024—2025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钢铁、焦化等领域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推动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现代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重点支持太钢、太重、太锅、山西电机、中车太原等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推动“老树发新芽”。

平台聚力 为“共转”插上翅膀

眼下,在“智改数转”里找动力,在业务变革、效率提高等方面开辟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众多太原企业家共识。

“我们采用MES(制造执行系统)与JIT(准时化)配送系统的组合方案,生产效率综合提升超20%。”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段云龙介绍。在机车装配线上,记者看到MES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设备状态等信息;JIT配送系统则保障了物料的精准配送,实现装配线脉动式生产。

此外,中车与太原科技大学开展漏斗车防冻技术研究,研发出憎水性强、拉伸屈服强度高、高耐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有效解决煤炭与漏斗车车厢内壁粘接卸车难题。

随着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了解加深,一批像中车一样的制造业企业构建了一个“智改数转”的竞合生态体系。在这个“智改数转”生态圈,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正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太原市积极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其他研发机构、技术服务组织为辅助的技术创新体系,累计培育制造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户。

制造业是太原的传统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太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今,智慧车间、智能工厂“点”上开花,重点产业链“线”上发力,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并与制造业耦合,为“太原制造”不断升级集聚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文章
【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太原以“智改数转”塑造产业新优势
2025-07-08 08:02:00
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四届淳化荞面饸饹文化旅游消费季闭幕
2025-07-07 15:59:00
合力修补路面 畅通居民出行路
2025-07-07 12:04:00
国家宫颈疾病门诊建设单位名单公布 太原市两家医院入选
2025-07-06 09:21:00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调丨南财早新闻
2025-07-06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