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未成年人模式 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0:08:00    

维 辰

4月29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家长可以在手机端“一键启动”,实现所有APP(应用程序)同步切换,还可以调整使用时段、时长、内容等默认设置,更好指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从“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到“青少年模式”再到“未成年人模式”,6年多时间,青少年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精的进阶。相较于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模式是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个重要增量,即在不影响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正常服务和使用的前提下,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一种新的、更加安全的上网途径,供用户选择使用。

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升级,主要体现在“三方联动”和“三个优化”。青少年模式的覆盖范围主要是APP,未成年人模式打通了软硬件壁垒,纳入了儿童智能手表等移动智能终端,还将治理链条向上游延伸至有“平台的平台”之称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将范围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APP、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保护更加全面。此外,时长管理方面,由移动智能终端统一控制总时长,解决单个应用程序分散计时、总时长不可控的问题;内容管理方面,在持续扩充专属内容池的同时,分年龄段推荐适龄内容;功能管理方面,在保障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限制诱导沉迷功能,推动便捷性和安全性双提升。

概括来说,家长想要避免孩子沉迷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有了更方便的技术工具。这一方面是肯定未成年人模式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技术治理不是万能的。比如,过去青少年模式推广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让家长和未成年人愿意使用?

调查显示,有85.9%的未成年人和91.6%的家长都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该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不到五成,仅约两成未成年人主动开启。未成年人使用意愿低,与青少年模式下内容低幼、功能简单,以及父母缺乏引导有关。未成年人模式下,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得到大幅扩充,还建立了年龄分层、内容分类、推荐分众的梯度化内容体系,孩子“找不到爱看的”问题得到缓解。提高未成年人使用意愿的另一关键就在于,家长的有效引导。

无论是“允许家长对未成年人用户使用时长、应用程序安装、推荐内容类型等进行管理”,还是“退出未成年人模式,需要家长进行验证同意”,未成年人模式给家长更多权限的同时,其实也对家长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是让未成年人“戒网”“断网”,而是引导他们学会驾驭网络。上述调查也提到,经常与父母在上网问题上发生争执的未成年人,往往不会主动使用青少年模式。因而,即便家长有了更方便高效的技术工具,也不能变“引导”为“强制”,须照顾孩子的合理诉求。

青少年模式升级了,家长的引导意识和能力也要升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与沟通能力,让未成年人模式也成为孩子的主动选择,方能最大程度发挥模式保护效能,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相关文章
让未成年人模式 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2025-05-01 10:08:00
定南街道:多维宣传立体发声 齐心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2025-04-27 19:06:00
“AI引领 智构未来” 2025企业数字化学习创新论坛在太原举办
2025-04-26 14:35:00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电商交易MCP、搜索MCP,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2025-04-25 14:32:00
178场赛事地图全开!2025上海体育又上新了!
2025-04-24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