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7:00
一个严肃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 肝脏健康。先给大家讲个事儿,48 岁的老周,本应有着安稳的生活,可最近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麻烦” 搅得焦头烂额。
深夜,当大家都沉浸在梦乡时,老周却在床上翻来覆去,备受煎熬。他的双手不受控制地在后背和四肢疯狂抓挠,那钻心的瘙痒如同千万只蚂蚁在啃噬他的肌肤,又似无数根钢针深深刺入他的神经。后背早已被抓得通红一片,床单上满是皮屑,可瘙痒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日复一日,这种折磨不仅让他夜晚难以入眠,白天更是精神萎靡,工作中频频出错。终于,老周不堪忍受,急忙奔赴医院。当医生拿着检查报告,一脸凝重地告诉他肝脏已经出现纤维化,若病情继续恶化,肝硬化可能接踵而至时,老周瞬间感觉天旋地转。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持续不断的皮肤瘙痒,竟和肝脏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肝脏,这个位于我们右上腹的重要器官,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 “沉默卫士”。它平日里悄无声息地运转着,却肩负着代谢、解毒、合成等诸多重任。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都要经过它的精心 “加工”,才能转化为滋养身体的养分;体内产生的各种毒素,也依靠它分解代谢,排出体外。可以说,肝脏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身体这部 “大机器” 能否平稳运行。一旦肝脏 “生病”,就如同机器的核心部件出了故障,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很多人都有过皮肤偶尔瘙痒的经历,一般挠挠也就过去了。但要是你频繁在夜间被瘙痒 “唤醒”,怎么抓都无法缓解,那可就得提高警惕了。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朝着硬化发展时,它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会大幅下降。胆红素,作为红细胞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由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可一旦肝脏功能失常,胆红素就会在体内堆积,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瘙痒。而且这种瘙痒在夜间会更加严重,因为夜间人体新陈代谢放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相对升高,对皮肤的刺激也就更强。所以,如果最近你总在夜间被瘙痒折磨得苦不堪言,千万别不当回事,赶紧去医院检查肝功能,看看肝脏是不是已经亮起了 “红灯”。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肝脏健康的 “晴雨表”。中医有云:肝开窍于目,肝脏的状况会直接反映在眼睛上。当肝脏硬化,气血供应受到影响,眼睛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变得干涩、发痒。同时,由于肝脏对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还会使巩膜(也就是眼白部分)发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症状。要是你发现自己的眼睛干涩发痒,还伴有巩膜发黄的情况,那很可能是肝脏在急切地向你呼救,提醒你关注它的健康。
异常疲劳与食欲减退:肝脏功能受损,代谢和合成功能受到影响,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人就会感到异常疲惫,即使休息得很充分,疲劳感也难以消退。而且,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阻碍,导致食欲减退。很多患者会感觉吃什么都没有胃口,看到油腻食物甚至会恶心想吐。所以,如果最近你莫名地感到疲惫不堪,食欲也大不如前,一定要考虑肝脏问题的可能性。
皮肤亮起 “红灯”:肝脏有问题,皮肤也会出现异常表现。比如蜘蛛痣,这是一种形似蜘蛛的红色血管痣,常见于面部、颈部、胸部。它的出现,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体内雌激素升高,刺激小动脉扩张所致。还有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按压后褪色。这些皮肤异常,都可能是肝脏硬化的信号,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凝血功能崩溃前兆:肝脏在凝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参与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当肝脏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人体的凝血功能就会出现问题。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而且出血后很难止血。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症状,一定要警惕肝脏病变。
腹部 “悄悄膨胀”: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腹水,也就是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这是因为肝脏变硬,门静脉压力升高,液体从血管漏到腹腔。患者会感觉腹部逐渐膨胀,就像揣了个气球,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肝脏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必须立刻就医。既然肝脏硬化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我们该如何养肝护肝,预防肝硬化呢?
“三时” 指的是要规律进食一日三餐。早餐要吃得营养丰富,为一天的活力开启 “能量引擎”;午餐要吃饱,以满足下午的身体消耗;晚餐则要适量,减轻肠胃负担。“三色” 是说饮食要多样化,多吃绿色、红色、黄色食物。绿色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肝脏排毒;红色食物如红枣、枸杞,能够养血补肝;黄色食物如南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对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合理搭配饮食,为肝脏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睡眠对于肝脏的修复至关重要。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脏排毒和自我修复的黄金时段。在这个时间段,我们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能够正常工作。长期熬夜会打乱肝脏的生物钟,影响其代谢和修复功能,大大增加肝脏的负担。所以,为了肝脏的健康,大家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与肝脏紧密相连。经常按摩肝经、胆经上的穴位,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脏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在睡前按摩太冲穴,每次 3 - 5 分钟,能起到疏肝理气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拍打胆经(位于身体侧面,从头部到脚部),这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减轻肝脏负担。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养肝护肝的方法也有所差异。阴虚体质的人容易肝火旺盛,平时可以多吃百合、银耳等滋阴降火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肝脏功能相对较弱,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适当食用羊肉、核桃等温阳补肝的食物。了解自己的体质,进行精准调理,对养肝护肝非常重要。
医院走廊里,老周拿着药方,脚步沉重。他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是健康的预警。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信号,从现在起,好好呵护我们的肝脏,给身体奠定一个健康的 “基石”。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