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0:44:00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迎来消费旺季。4月25日,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一系列消费提示,涵盖出行规划、价格透明、安全防护、理性购物以及依法维权等多个方面。
在出行规划方面,青海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应通过铁路、航空公司等正规渠道购票,警惕“抢票神器”的付费诱导,并在确认订单后保留购票截图。对于酒店住宿,消费者应选择资质齐全的预订平台,并仔细阅读退改规则。到店后,应核对房间类型、设施是否与页面描述一致。此外,鉴于不少景点需要提前预约门票,青海省消协建议消费者优先通过景区公众号或官方合作平台预约购票,以防范“黄牛票”“内部票”等骗局。同时,消费者还应关注目的地文旅部门发布的客流预警信息,以便错峰游览。
在价格透明方面,青海省消协强调,消费者应注意质价相符,避免陷入“免费旅游”等消费陷阱。一些旅行社可能会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但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强制购物、额外收费项目或降低住宿、餐饮标准等情况。因此,消费者在自行就餐时应选择明码标价的餐厅,点餐时确认时价菜品费用,并在结账时核对账单明细,留存消费小票。在体验骑马、漂流等项目前,消费者应确认是否包含保险、装备租赁等附加费用,以避免现场加价。
在安全防护方面,青海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山区、水域等危险区域应遵守警示标识,切勿冒险打卡“网红野景点”。参团游时,消费者应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正规合同,明确保险责任。此外,消费者在外出游玩时还应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在酒店房间勿存放贵重物品,可选择寄存或随身携带。
在理性购物方面,青海省消协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冷静判断物品是否为自己真正需要,避免跟风贪便宜。同时,消费者应自觉抵制购买过度包装商品,谨慎购买定价较高的贵重物品,并理性购买景区周边商品。对于“免费试吃”“老乡价”等话术诱导,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冲动消费。
在依法维权方面,青海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妥善保管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凭证、聊天记录及经营者基本信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处理。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或关注“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登录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qhsxx315.com),也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全国消协智慧315”咨询投诉。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