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9:06:00
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名医和圣人有很多运用全息医学从脚底治病的记述。
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反之,步调沉重,是身体疲惫不堪的表现。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
我们的脚上有多个重要穴位,遍布身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与脏腑连成一个整体。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我们可以从脚部来调节。
中医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
同时,人的衰老也是从脚上开始的。
因此,可以看出,脚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以下这几种病症,通过脚部就可以调理。
脚上的“治病”开关
1.眼干——揉大脚趾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如果肝不好,眼睛得不到滋养,也就容易出现问题。
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经常刺激大脚趾可以加强肝经的气血,从而滋养眼睛,缓解不适症状。
长此以往,比点眼药水更加能够从本处理,肝血活了,眼睛自然湿润,缓解不适症状。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大脚趾,揉捏3-5分钟,力度适中即可。
2.肾气不足——抬脚跟
我们都知道搓擦脚心能补肾气,这是因为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
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每天做30-50次,分成2-3组做完就可以了。
其实在下午五点左右,是肾经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抬脚跟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辅助降压——转脚腕
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
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
4.静脉曲张——踮脚走
踮脚运动,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足部锻炼法。
这项运动会让小腿后侧收缩,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挤压会促进血液的循环。
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这个动作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经脉曲张特别有用。
5.消化不良、口臭、便秘——扳脚趾
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此穴管理人脾胃),每次1-2分钟就好。
可以在看电视或休息时进行。对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的患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
对于脾胃虚弱、腹泻、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有一定作用。
6.抗衰老:常抬双脚
抬高双脚也是锻炼足部的有效方法,坚持每天抬高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就会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强,对大脑和心脏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还具有抗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