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夫妻二人散布“大熊猫被虐待”谣言、煽动网暴大熊猫专家,双双获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9:38:00    

一条条精心剪辑的视频,一场场情绪激昂的直播,编造传播“熊猫机构虐待大熊猫”“科研人员电击取精”“做非人道熊猫活体实验”“活体取熊猫下丘脑制药”等谣言,最终在法律的审判下被彻底戳穿。


近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散布“大熊猫被虐待”虚假信息的案件,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二人当庭垂首,认罪服判。


7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对话案件承办法官,揭开这场以“爱国宝”为名的流量骗局。


以爱为名

散布大熊猫被虐待谣言


这场闹剧始于2023年3月,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前后,白某某发现,自己在直播间谈论关于大熊猫的话题时,流量十分可观,还会收到粉丝打赏。


直到被抓获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尝到甜头的白某某和丈夫徐某,多次在直播间里以“爱国宝”为名,发布关于大熊猫的谣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的液氮用于电击取精、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脑。”“‘五张一侯’把大熊猫拿去做非人道熊猫活体实验”“活体取熊猫下丘脑制药”“出卖熊猫给美国人获利,熊猫专家在美国有豪宅”……他们传播的内容中,主要包括大熊猫科研单位虐待大熊猫、大熊猫饲养单位利用大熊猫牟利等。


类似这样的信息,通过白某某、徐某开设的直播和制作的短视频,在网络疯传。经公安机关鉴定,截至到案时,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点赞46404次。


积累足够人气后,两人将手伸向现实世界,甚至煽动网民对大熊猫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投诉、举报、辱骂。


2025年2月,白某某、徐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起诉。6月26日,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分工明确

账号被封就“换一个号”播


庭审中,白某某和徐某都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万分。


据白某某供述,她退休后,在多个社交平台做主播,从平台获取收益,另外,通过粉丝打赏也能获取一定费用。


“关于那些信息,都是我从网络上看到后,就直接在直播间直播,也没有核实过信息的真假。”到案后,白某某供述说,比如,她看到网上有人讲一只熊猫一生只能生3到5胎。“我觉得野外取精会影响野外种群的繁育,就在直播上反对。”白某某也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研究过大熊猫繁育的知识。“我也不懂,但是网络上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说。”


在白某某直播传播谣言的过程中,丈夫徐某主要担任“直播间管理员”的角色。徐某到案后供述,当白某某直播时,他就负责在直播间“踢出”反对者。


记者了解到,两人的社交平台账号此前曾多次被人投诉举报传播不实信息被封,不过,他们并未在意,称“换个号直接播就可以了”。



“流量经济”

催生无法停止的谣言

为何持续不断地传谣?经过法庭审理,二人主要是为了牟利。经过法庭调查,二人明知大熊猫被虐待不是事实,仍然持续传播此类信息,目的就是让自己的账号“流量不断”。


徐某供述,他们只是想通过不断转发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我们不说熊猫悲惨,被打虐待,就没有那么多人看我们的直播。”


白某某称,自己看到过中心发布的辟谣声明和熊猫生活照片。“我知道熊猫没有那么惨,很多都是虚构的,但是我如果不讲熊猫处境堪忧、电击取精等话题,我就没有流量,不可能有粉丝来看我的直播,我就没有直播收益,只有继续在直播间传播这些话题和内容,才能赚钱。”白某某说,这些费用均用于夫妻二人开支。


对编造、传播谣言,煽动网暴大熊猫专家,二人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虽然清楚这些谣言和行为可能对被造谣者造成伤害,出于“流量焦虑”,仍然会持续传播这些话题。


面对网暴,多名熊猫专家的个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庭审中,白某某和徐某也对自己行为给相关人士造成的伤害表达了歉意。


认罪服法

二人因寻衅滋事罪分别获刑

“他们的行为并不是真正地爱大熊猫。”该案的承办法官、都江堰市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瑶在审判最后寄语被告人和社会公众:多向互动网络的传播特性,既为公共事务讨论与知识分享提供了高效的平台,也加剧了虚假信息的滋生与扩散风险。当虚假信息搭上了信息网络的快车,其破坏力将呈指数级增长。


6月26日,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理了该案。法院审理查明,白某某、徐某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合议庭认为,二人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构成寻衅滋事罪。


法院依法判决,白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二人认罪服法,当庭表示服判,不再上诉。


“这起案件中,二被告人为一己私利散布虚假信息,割裂了社会信任,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让无辜者承受网络暴力之痛,让专业繁育机构的心血毁于谣言之中。”王瑶说,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敲击键盘,每一次信息转发,都应承载对法律的敬畏和对道德底线的坚守。网民在享受自由表达的权利,更应履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义务。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LL

相关文章
夫妻二人散布“大熊猫被虐待”谣言、煽动网暴大熊猫专家,双双获刑!
2025-07-04 09:38:00
8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
2025-06-29 20:52:00
国内首列“熊猫主题”跨座式单轨列车亮相重庆
2025-06-20 08:43:00
武乡县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公告
2025-06-17 11:04:00
蔚来法务部:多名人员被拘留、处罚
2025-06-09 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