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尼泊尔国家馆(杭州)开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9:50:00    

4月13日上午,中国-尼泊尔建交70周年浙江系列庆祝活动暨尼泊尔国家馆(杭州)开馆仪式在拱墅区拱宸桥街道风景街8号高家花园举行。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勒利德布尔市市长奇里·巴布·马哈詹、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等嘉宾共同出席,见证中尼友好合作新篇章。

作为尼泊尔中央政府批准在中国的唯一“国家馆”品牌,尼泊尔国家馆以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为授权单位,旨在深化中尼友城交往、企业合作及文化交流。值此中尼建交70周年及尼泊尔旅游年之际,尼泊尔国家馆(杭州)的落成标志着两国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杭州与友城勒利德布尔市的联动发展。

开馆仪式流程紧凑,合作签约成果丰硕

开馆仪式前,杭州市领导会见了尼泊尔驻华大使、勒利德布尔市市长。

尼泊尔驻华大使奥利在致辞中表示,值此中尼建交70周年之际,尼泊尔国家馆(杭州)的设立不仅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化跨喜马拉雅立体互通网络建设的关键纽带;通过杭州与勒利德布尔市友交城市合作框架,双方将在智能城市技术、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协作,推动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项目落地。奥利大使特别提到,2025“尼泊尔旅游年”将借力展馆平台,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尼体验雪山徒步、禅意冥想与当地非遗,同时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助力尼泊尔中小企业品牌出海,切实实现“民心相通、福祉共享”的合作愿景。

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在致辞中强调,尼泊尔国家馆落地杭州,是中尼两国共同繁荣的生动体现,也是杭州和勒利德布尔市深厚情谊的见证;不仅为杭州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尼泊尔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也将深化杭州与勒利德布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手工艺开发、生态旅游推广等文旅融合发展,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经济领域创新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和共同繁荣,谱写新时代中尼地方合作的新篇章。

随后,双方代表共同为尼泊尔国家馆(杭州)揭牌,并启动“尼泊尔2025旅游年”开幕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多项授牌与签约活动:尼泊尔国家馆(杭州)与浙商研究院、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拱墅区文商旅集团、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及中国联通(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涵盖文化、经济、数智化等领域。未来,双方计划通过文化周、经贸月、非遗市集展等活动,推动勒利德布尔市非遗与杭州运河IP深度融合。

深化友城关系,共绘合作蓝图

尼泊尔国家馆(杭州)的落成,为杭州市民提供了感知尼泊尔文化、艺术与风土人情的窗口,也为两国企业搭建了经贸投资与教育合作的桥梁。活动期间,勒利德布尔市代表团与杭州方就文旅推广达成共识,双方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石,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夯实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奥利大使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尼泊尔国家馆(杭州)的开馆在促进中尼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表示,今年是两国建交70周年,展馆将作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科学交流和技术交流的纽带,同时它也有助于支持、合作和提升两地的技术发展,促进传统手工艺以及非遗等传统知识体系在杭州和其他地区间流动。

结束采访前,奥利大使也向记者介绍了冥想颂钵:“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励系统,它会产生某些类型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平静。冥想颂钵的声音就是奖励系统的食物,因此我们必须非常专注地聆听它发出的声音,从而让大脑释放出荷尔蒙。”

尼泊尔国家馆(杭州)的开馆不仅是中尼建交70周年的重要献礼,更为两国未来合作注入新动能,彰显跨喜马拉雅地区深厚友谊与共同发展愿景。

新闻+

勒利德布尔市(又名帕坦)是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第二大城市,拥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尼泊尔佛教文化古都,保存有大量三世纪至十六世纪的古刹与城墙遗址。作为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认定的“世界手工艺城市”,该市以金属制品、手工织物为支柱产业,其铜器与民族手工艺品享誉国际。自1999年与杭州签署首份友好合作备忘录以来,两市在文化、经贸、城建等领域互动频繁——勒利德布尔市连续多年参加杭州西博会、休博会,其特色手工艺品屡成展会亮点;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非遗融合、智能城市技术共享等合作,共筑“跨喜马拉雅”人文经贸纽带。

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公布!明年施行
2025-04-14 22:06:00
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谱新篇
2025-04-14 07:23:00
尼泊尔国家馆(杭州)开馆
2025-04-13 19: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年)(全文)
2025-04-12 01:23:00
美国务院称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将离任
2025-04-11 1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