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毛毡“许愿”,《连接——非遗点亮未来》全球青少年公共艺术项目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15:16:00    

毛毡的特性:全球性、天然材质、纤维粘连、触感与美感等,青少年将如何以代表全球性文化符号的非遗毛毡作为载体,围绕着“和平”“希望”“健康”以及“家园”四大核心主题延展,表达心中所想,结合在地属性进行艺术创作。

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UNITAR-NYO)、国际艺术与文化研究院(IAA)与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策划,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和上海马利画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并由公共艺术理论倡导者金江波教授发起的《连接——非遗点亮未来》全球青少年公共艺术项目于2025年6月6日晚正式启动。

项目为庆祝联合国80周年和公共艺术倡议特别举办,旨在通过展现传统毛毡工艺中蕴含的——和平愿景、坚韧精神、生态智慧与文化传承,体现公共艺术在推动全球合作与相互理解中的持久价值。诚邀全球青少年参与以非遗为灵感的毛毡艺术品共创。在艺术家金江波的创意指导下,这些创作成果将汇聚成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于2025年12月在联合国总部呈现。

“连接——非遗点亮未来”以非遗毛毡技艺为纽带,通过跨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结合,让更多非遗技艺蓬勃发展,对青少年艺术进行滋养,同时唤起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美育的重视,推动教育公平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征集对象】

全球6-18岁青少年(不限国籍)

作品呈现

大型装置形式在联合国大会80周年年终庆典大会(2025年12月)期间展出于联合国总部大厅、以作品穿戴形式呈现于联合国大会80周年高级别政治论坛期间(2025年9月);以全球巡展的方式(2026年)呼吁关注全球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美育问题

【参与流程】

详见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传统非遗技法与青少年的创意表达相互碰撞——这场以毛毡为媒介的青春对话,正在重新定义公共艺术的力量。当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创作最终汇聚于联合国舞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关于艺术教育公平、文化可持续传承的全球性实践,展现了公共艺术在促进文化理解、激发社会参与中的独特价值。

相关文章
萨姆森·维尤卢:携手中国实现 2030 年“零饥饿”目标
2025-07-25 21:43:00
武汉一高校即将搬迁!
2025-07-25 10:19:00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驳斥美国代表涉疆谎言
2025-07-25 07:44:00
中国平均每人每年吃近100斤西瓜
2025-07-23 13:25:00
首次击败全球“药王”!国产创新药“头对头”试验告捷,规模超千亿元自免赛道中国力量加速崛起
2025-07-2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