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26:00
在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上,博主分享着各式各样的养生食谱;日常生活中,咖啡中加枸杞等养生方式在年轻群体兴起……这些都体现出“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通过饮食调养身体的热忱高涨。然而,在专家看来,人们对食养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专家提醒,食养并非只是吃某种特定食物,或照搬热门食谱,而是要遵循食物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人的个体差异、季节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黄帝内经》深刻阐述了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性。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食养奠定了理论根基。食养作为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实践体系,通过“寓医于食”的智慧,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目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王世东对“寓医于食”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认为,通过食物潜移默化地调整人体平衡,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食药同源”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强调食物与药物的天然共性。在王世东看来,许多食材既是餐桌美味,也是调理佳品,比如冬瓜可以利水,可用来消水肿。
王世东认为,“食疗者,以食为药,以药为食”,这一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得以体现。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论述中,强调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和自然界进行一些能量交换。其中,谷物作为日常饮食的基础,对人体的营养起着关键作用。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滋养五脏六腑,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起到支撑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水果虽非主食,却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禽畜水产,如鸡、鸭、猪、牛、羊等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蔬菜更是在中医营养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
王世东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一理念,蕴含着古人对饮食与健康的深刻洞察。这一理念强调了各类食物在人体营养供给中的不同作用,倡导人们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达到滋养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人体才能更好地运化水谷精微,维持健康状态。王世东指出,从内分泌调节以及糖尿病治疗的角度来看,蔬菜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医建议,患者应每日食用一定量的青菜,原因在于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泄,帮助人体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
王世东建议,在进行食养科普宣讲时,要结合科学知识和每个人的不同体质,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体质,并合理搭配食材,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而且食养不要盲目跟风。
“食药同源”与现代营养学能否融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蔡秉洋认为,现代医学的研究不仅验证了“食药同源”的智慧,更揭示了食材的科学内涵,让“食药同源”从模糊的养生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健康饮食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蔡秉洋认为,医院营养科应该扮演好合规推荐与精准实践的角色。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106种食药物质,医院可直接用于膳食方案设计,营养科应指导医院食堂制作健脾粥(莲子+山药)、益气汤(黄芪+鸡肉)等,或为患者制订包含此类食材的个性化食谱。
王世东认为,尽管“食药同源”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三大挑战。首先,体质辨识的专业性门槛很难突破。从中医角度说,个体体质差异是影响食养效果的关键因素。普通消费者因为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准确判断自身体质,并选择合适的食材。如湿热、气虚、阴虚等不同体质对应不同的食材适配方案,阳虚者若误用寒凉的绿豆、荷叶,可能加重不适;湿热体质者过量食用当归、党参等温补食材,反而易化生湿热。其次,食品安全问题,采摘野生草药时,有可能将外形相似的有毒植物混入。最后,在理性认知方面,部分人群对食养存在盲目迷恋,忽视营养物质比例与适用范围。因此,亟待建立“辨证施膳、安全为先”的食养理念。
蔡秉洋认为,辨证施膳是中医特色食养的精准实践。门诊要遵循“食药同源”理念,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依照“因人、因地、因时”的辨证施膳原则,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食养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永华认为,食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摄入一些食药物质,例如生姜、大枣既是常用中药材,又是常见食材。
目前,我国医院及医疗机构内部的营养科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蔡秉洋表示,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临床营养科发展相对成熟,能够针对患者系统地开展筛查评估工作,并制订个性化的膳食方案。目前,我国中医院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的方式给予患者合理的中医药特色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饮食的要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和“吃得更营养与健康”。肖永华表示,通过饮食实现身心的最大程度协调,提升身体健康。这就需要中医医师、厨师、营养师等共同组建一个团队,为大众提供更为精准的饮食建议。“作为中医内科医师也要吸收和借鉴现代营养学的知识,把中医的智慧和药膳理念融合进去,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健康养生方式。”
专家指出,“食药同源”既是对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代营养学的创新突破。当莲花的清香、山药的绵密、黄芪的醇厚融入科学膳食方案,当医院营养科的专业指导取代盲目跟风,食养才能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工具。
(范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