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3:40:00
入秋后的藏北高原,白云飘荡、雄鹰飞翔、牛羊成群,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是藏北高原的重要门户,素有“羌塘草原明珠”之称。
这里还是西藏气候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高寒,干燥,风沙大,雨季短,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生命的禁区”。
在这里,有一个草业科技小院,这是2022年西藏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全国第一批科技小院。多年来,那曲草业科技小院的团队坚守在雪域高原科研一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事业、草原生态文明建设默默奉献。
(寒冬时节的藏北高原;受访者供图)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农视网专门策划“山水有回响”特别栏目。本期我们对那曲草业科技小院的师生进行专访。
高寒草地生态与生产要两手抓
干珠扎布是那曲草业科技小院导师,从2010年到现在,一直致力于高寒地区气候生态及高寒草地退化修复相关方面的研究。“虽然科技小院成立于2022年,但是小院依托的单位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开展气候变化与草地生态相关方面的研究。20多年来,这里已经成为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平台,也为高寒地区草原生态研究,做出了一些贡献。”干珠扎布介绍。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藏北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源”,也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这里紫外线强烈、空气稀薄、常年刺骨的寒风曾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而小院的老师与学生,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科技小院师生正在观测牧草情况;受访者供图)
(科技小院师生正进行增温实验,观测牧草长势;受访者供图)
干珠扎布介绍,藏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之人为活动的干扰,天然草地退化严重,也难以满足当地的畜牧业生产需求。
“和温带草原相比,高寒草地更为脆弱,受外界干扰后,恢复力很弱,很多低海拔地区的成熟技术在这里适用性并不强,这就是我们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干珠扎布向农视网记者介绍。
世界上90%以上的牦牛生长在中国的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了,生产力就会受影响,当地牧民的生计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科技小院的实验观测用地;受访者供图)
“我们小院做的事,就是研究好高寒牧区牧草短缺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升饲草生产供给能力,提升天然草原的利用率。”干珠扎布告诉农视网记者,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那曲草业科技小院团队钻研草地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提升技术,明确了增温和过度放牧导致高寒草地优良牧草减产和毒草滋生的问题;基于植物补偿生长机制,提出了高寒草地退化动力假说,明确了季节性干旱和超载过牧是高寒草地退化的外源动力,植物过度补偿生长是高寒草地退化的内源动力,刻画了高寒草地退化全过程。
(收集毒草草地的土壤样本;受访者供图)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在那曲市色尼区、安多县等地区,不少牧民的房前屋后长满了牧草。这是科技小院开展多元化科技服务惠及农牧民的成果。
以前,因地处高寒山区,伴随着天然草地退化,饲草面临短缺,尤其到了冬季,牦牛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为解决饲草不足问题,牧民每年不得不从外地大量购买。
干珠扎布介绍,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高寒牧区夏季闲置牲畜棚圈温度高、易管理等优势,创建了房前屋后和棚圈牧草种植技术,集成了高寒牧区“冬圈夏草”模式,依托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在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在藏北地区大面积应用。
(牧民房前的牧草;受访者供图)
干珠扎布还介绍,为了更好地修复天然草地生产力并满足牧民的用草需求,科技小院根据藏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研发了“长周期、低频率”轮牧技术,针对性地改进了传统“一周一轮”的草地轮牧方法,提出了高寒草地恢复后采取暖季放牧时间为10天、休牧时间为20天的“长周期、低频率”轮牧方法。这种方式,对高寒草地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丰富以及草地利用率提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在小院开展研究的时候,和当地的牧民接触得最多,我们把实验成果和技术教给他们,慢慢地他们看到了成效。现在很多牧民和我们都成了朋友。”那曲草业科技小院的学生李征接受农视网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让新技术和新理念深入当地牧民心中,科技小院师生与农民采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培养模式,探寻科技支农、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新路子,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农民群众可用的技术。
(科技小院师生在人工草地交流;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都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保护、修复与增产工作的。”干珠扎布分享,之所以现在科技小院能够取得一定的科研成绩,是因为大家都相信,高原上的冰天雪地也能是金山银山,其根本是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20年来,“两山”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冷资源”也成了“热产业”,“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保护高原的绿水青山就是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干珠扎布说:“未来,科技小院将继续以气候变化对草地影响研究为核心,围绕高寒地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开展系列研究,让藏北的冰天雪地能更快、更好、更多地转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也希望能够有更多青年人才能加入进来,在草原专业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记者 | 赵宁宁
责编 | 赵宁宁主编 | 杨公元监审 | 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