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赛促学”提升实践能力厚植“三农”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5:00:00    

日前,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山东赛区决赛中,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共斩获国家级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获奖数量创学校参赛以来历史新高。

这正彰显了山东农业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实践“四个依托、三融三促”育人模式,以赛事为纽带激活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破解学生职业认同感低、理论实践脱节等难题?山东农业大学整合全国重点实验室、实践育人基地等资源,构建创业基础、进阶、拓展、实践“四层次”课程体系,打造“产学研服用”一体化平台。形成“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角”的培育机制,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让教师的科研课题成为学生的参赛项目,让田间地头的难题成为教学的活教材。

“我把在课堂上学习的农田水利知识,转化成参赛的农田水利设计方案,现在在全村推广使用。”山东农业大学学生王磊曾在参与全国大学生农田水利设计大赛时,将课程知识与赛事实践结合,并把参赛作品设计理念用于家乡水库护坡设计。

这正是学校推动“课堂与赛事融合”的生动写照,如今20余门课程嵌入“微赛题”,100余个乡村实践赛题更新58个教学案例,让课本知识在赛事中“活”起来。学校还推动乡村实践与赛事融合,构建“选题立项—研究实施—评价转化”闭环,使产教融合从概念变成了田间地头的实效。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我真正懂了农民的盼头。”山东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邓应龙介绍,他带领乡亲种植月季花脱贫致富的项目,正是从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生长而来。

自2023年起,山东农业大学启动乡村振兴驿站建设,鼓励师生利用寒暑假、小长假扎根乡村开展驻村蹲点服务,目前已在山东建成约1万个站点。在乡村振兴驿站里,学生担任科技专员,把调研发现的“农产品销路窄”“养殖病害多”等问题,转化为创新创业赛事的课题,形成“一生一题”的良性循环。如今,山东农业大学已有100余名毕业生将赛事技术方案应用于乡村实践,创造5000余万元经济效益,带动3000余名农民脱贫。

以赛促学的过程,离不开多学科、多主体的协同联动——“一班一企”模式使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设计课程,提供实训基地和赛事资助,还与学校联合申报教学科研项目,实现“企业需求进课堂、学生能力进岗位、竞赛成果进产业”的无缝衔接;“一专多赛”特色体系使跨专业组队、跨学院协作成为常态,学校打造“6+N”双创竞赛矩阵,学科壁垒在赛事中被彻底打破,参赛率从36.5%跃升至80%。

“从理念创新到机制突破,学校构建起‘情怀锚定、创赛链动、互融互促’的育人新生态。”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说,“一生一题”让学习对接乡村需求,“一班一企”让教育链接产业发展,“一专多赛”让学科交叉融合——三者共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回答了“强国必先强农”的时代命题。

(本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 本报通讯员 李广松)

相关文章
“以赛促学”提升实践能力厚植“三农”情怀
2025-08-15 05:00:00
岫岩洋河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2025-08-14 14:40:00
从战俘到八路军战士 他以参加抗战和新中国建设为一生之幸
2025-08-14 13:46:00
悲壮的突围战
2025-08-11 12:54:00
播州区铁厂镇:举办2025年"乡村振兴杯"篮球赛
2025-08-10 1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