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博物5分钟|微笑大厨,在线整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7:33:00    

今天吃什么

现代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在两千多年前

这位微笑大厨的眼里

真的不是事儿

这是东汉墓葬里

较为常见的一类庖厨俑

泥质红陶底,表面施绿釉

山东高唐城东固河出土

先来看这位“大厨”的衣着

他头戴冠帽

身穿斜襟、右栣长袍

袍子还是小立领

衣袖高挽

跪坐在一张案几前

右手持刀,正在处理食材

桌下还放着一个小盆

虽然只用线条刻画了眉眼轮廓

但上扬的嘴角

微微隆起的“苹果肌”

描摹出一副忍俊不禁之态

“大厨”内心的喜悦已溢于言表

绿釉是一种低温釉

烧制温度在700℃左右

以氧化铅为主要助熔剂

又称“铅绿釉”

因釉料中含有氧化铜

所以器物釉面呈现出翠绿色

绿釉陶壶,东汉,山东潍县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潮湿的环境中

铅会受到水和大气的侵蚀

特定条件下

受侵蚀的部分

逐渐从绿色的釉面析出

再经过长期积淀

器表便呈现出银白色的光泽

所以绿釉又称“银釉”

陶绿釉熊形灯,汉,釉质反铅呈现银绿色。北京故宫博物院

因是低温烧制

绿釉等釉陶的釉面不是那么坚固

实用性不强

因而大多是为陪葬而制作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汉代厚葬之风渐盛

有的人家甚至不惜倾家荡产

为的是“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

让逝者能在另一个世界

继续享受生活

这让汉墓中随葬陶器的数量和品种

大大超过了以往

我们也得以从这些随葬品中

窥见汉代人的日常生活

绿釉陶楼,东汉,高144厘米,1956年山东高唐县固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

除了一部分实用器

汉墓中的陶器

大多数是专为随葬烧制的陶冥器

汉彩绘跽坐女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

首先是大量的人俑

古代曾盛行以人殉葬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到了秦汉时期

陶俑已代替人殉

庖厨俑是汉人注重饮食生活的反映

百戏俑、说唱俑

则代表着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陶庖厨男俑,东汉 北京故宫博物院

击鼓说唱俑,东汉,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次还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如粮仓、井、灶等模型

绿釉弦纹熊足陶仓,东汉 北京故宫博物院

陶黄绿釉鱼纹灶,汉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东汉中期

随葬的家畜、家禽等陶俑的数量

较以前增多

绿釉陶狗,东汉 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件灰陶胎的绿釉猪圈

圈里有一只肥壮的猪

猪圈上方的小屋是厕所

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

前有台阶

这种结构在如今的一些农村

依旧能见到

陶绿釉猪圈,汉 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低温铅釉流淌的翠色中

汉代人将整个烟火人间

封存于地下世界

大厨们的微笑

穿透两千载时光

传递着“民以食为天”的朴素信仰

主理人:尹燕燕

设计统筹:吕文佳

视频统筹:蔡可心

策划:高翔

相关文章
博物5分钟|微笑大厨,在线整活
2025-07-11 07:33:00
走进长春!120个网红打卡地之伪满皇宫博物院
2025-05-22 09:56:00
历史为根、红色铸魂,长江文脉激活武汉文旅
2025-04-25 16:53:00
韩国企业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餐馆怎么办?
2025-04-17 15:48:00
博物院、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临时关闭
2025-04-12 0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