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0:05:00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66964
三湘都市报消息,国铁集团会同地方政府于近日完成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长赣高铁”)初步设计审批,正在抓紧推进开工前准备工作,项目有望今年年内正式开工建设。通车后,长沙至赣州的通行时间将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长沙至厦门将从7小时压缩至约5小时。
长赣铁路位于湖南省东部和江西省西南部,线路自常益长高铁长沙西站引出,向东南经长沙黄花机场、浏阳,江西省上栗、萍乡、莲花、永新、井冈山、遂川至赣州北站,正线长约429.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站11座,预计工期5年。
解读:长赣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4年便开启规划研究,2017年被纳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但直至“十三五”结束,也没能迎来项目开工。近几年,长赣高铁多次传出“开工”消息,但由于线路走向、环评中止及资金压力等问题,一直进展缓慢。
2022年10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两年后的2024年11月,环评报告获生态环境部批复。随着此次项目初步设计获批,长赣高铁离正式开工建设终于更进一步。
在外界看来,长赣高铁的最大受益者当属长沙。
目前,过境湖南的高铁大动脉有两条,一是纵贯南北的京广高铁,二是横穿东西的沪昆高铁,两条线路在长沙十字交汇。
作为渝厦通道的“最后一环”,长赣高铁通车后,将增加西北-东南向的通路,实现西接重庆、东连厦门,以及长沙至深圳方向的第二高铁通道,进一步完成“米”字形高铁布局。当地媒体更一度认为,长沙有望借此成为“中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
而对江西来说,一众小城也将由此受益:革命圣地井冈山迈入高铁时代,吉安人口最多的县遂川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萍乡则将成为赣西地区的铁路枢纽。
不过也有声音指出,长赣高铁沿线城市除长沙外,经济体量都较小,且线路未经过南昌,削弱了江西省会的交通枢纽地位,江西西南地区也会被长沙虹吸。对此,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高铁贯通后,“这些地区可以同时接受南昌、长沙的双重辐射”,更有利于承接资源外溢和产业转移。
水利部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日报消息,受近期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影响,湖北、四川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预计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5月19日,水利部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势,针对湖北、四川两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发出通知,要求两省水利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加强预测预报和会商研判,滚动开展供需水形势分析,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预案;科学精细实施江河湖泊应急水量调度和水库及引、调、提等水工程抗旱调度,提供稳定水源保障;开展农村供水安全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网、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强化灌区运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计划,精细调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农作物时令用水需求。
海口出台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海南日报消息,近日,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海口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5年)》,明确到2035年底,全市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蓝碳经济贡献度显著提高,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自2020年以来,海口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已新造红树林4590亩,修复4800亩,红树林碳汇增量位居海南全省首位。2022年5月,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签约,交易碳汇量3000余吨,交易额30余万元。
芜湖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再落子
芜湖新闻网消息,近日,芜湖市京东转运中心二期建设工程正式进入招标阶段,标志着芜湖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404.39平方米,包括转运中心、航材库、转运棚等多个功能区。项目计划工期为420个日历天,预计最快年中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芜宣机场的转运功能。
安徽凤阳鼓楼坍塌楼宇部分系“假古董”
5月19日,安徽凤阳鼓楼突发屋顶瓦面大面积脱落坍塌。据央视新闻,坍塌楼宇部分并不是文物,而是1995 年未经批复违规复建的“假古董”,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据凤阳县文旅局此前通报,鼓楼位于凤阳县老城区,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于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部分已毁于清咸丰三年,现楼宇为1995年建设。
国家发改委: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严厉打击驾驶员无证、低空航空器未取得适航证、飞行活动未报批等“黑飞”行为,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提到“五一”期间发生在个别地方的低空文旅事故,李超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推动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做好事故处置和问题整改;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持续推动深化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完善规则规制,进一步健全低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切实加强行业准入和过程监管,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住建部:我国超9.4亿人生活在城镇
国新办20日就《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在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4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秦海翔表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37.6%
上海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19日消息,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统计局形成了2024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有关综合统计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达1537.9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6%。
各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重列前三位的依次是虹口区、黄浦区和崇明区,比重分别为45.2%、44.0%和43.9%。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49.3%,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发布,上海综合排名第二
证券时报、文汇报消息,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20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SIIFC)国际研讨会上,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选取纽约、伦敦、新加坡、上海、东京5个城市,从金融体系建设、金融国际化程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以及金融人才与营商环境等五方面进行比较,最终上海综合排名第二,仅次于纽约。
其中,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上海从2022年、2023年排名第二到2024年反超纽约,升至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上海也位居第二,领先伦敦、新加坡、东京。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方面,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金融发展与安全,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体系逐步完善,排名始终处于前二。金融国际化程度是上海打造金融中心较为薄弱的一环,在五个城市中排名第五。
每日经济新闻